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文化 > 文化活动

像阿甘一样奔跑
——记一次难忘的最高法院之旅

时间: 2017-05-04 08:30

  像阿甘一样奔跑

    ——记一次难忘的最高法院之旅

                  秭归县人民法院   刘莉 

有幸参加“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25周年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应用法学博士后论坛”,真想写点什么,给漫漫人生留下记忆。

12月22日17时55分,启程出发。两个小时的航程,在半睡半醒之际,恍惚间听见乘务员说,北京到了。盼望着,终于到了。说道盼,记忆犹新的是朱自清的《春》,开头就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字里行间能体会到朱自清先生那种对春的渴望之情,虽然当时我不大理解他为什么如此期待春天,也许每个人都会有铭刻在心里深深的一份期盼。小时候,每逢考试拿了第一,盼着父亲给我的小小的奖励,期待他给我带回的礼物。至今还记得那种兴奋而又迫切的心境,就像庄稼那般的自然生长。此时此刻,心情大抵如此。

北京为雾霾所“困”,临行前我就已经早早备好了口罩,飞机在降落时,没有混沌不开的视野,映入眼帘的是北京上空绚烂辉煌的夜景,俨然一座不夜城;高高低低的楼房鳞次栉比,分列有序,马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好似一条金色涌动的彩带。庆幸的是,在北京停留的这几天,天朗气清,碧空万里,和煦的阳光深深浅浅打在人们身上,恰如来自天际轻柔的叮咛。出地铁站,感受到了北方寒冷的空气,令睡意沉沉的我分外清醒。顺着茕立的路灯,迎着皎皎的灯光,我们找到了在地铁站旁的酒店,办理入住手续,北方的室内因为有暖气,和南方相比,温暖而干燥。

12月23日,一个平凡的北方冬日,太阳早早的升起,呼啸的北风摇曳着路边的梧桐树。我们起的很早,步行前往参会目的地,大约十五分的路程,一幢巍峨的大楼映入眼帘,低调得没有LOGO,随行中院研究室的黄主任告诉我们这就是最高人民法院位于北花市大街9号的机关办公二区。经过安检,二楼就餐后,我们就前往14楼的会场。9时许,大会拉开帷幕,最高人民法院李少平副院长、张述元副院长、党组成员孙华璞参加开幕式并发表讲话,许多院内外代表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陈泽宪院长、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李曙光院长及北京市天同律师事务所蒋勇主任发表主题演讲,从当今民商法发展的五个新趋势到刑法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从行政法和刑法的界限到新技术背景下应用法学案例研究的新思路,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开拓视野,让人受益匪浅。颁奖时,大家排好队有序的走上前台领奖,我从最高检检察理论研究所王守安所长手里接过证书,他亲切地询问“你来自哪里”“湖北秭归法院”“这次获奖者来自湖北还挺多的,不错”……获得肯定,内心开心又激动。开幕式结束后,李少平副院长、法研究所蒋所长分别与我们一行亲切合影留念。

第二阶段的会议是分组交流,由获奖代表发表15分钟的主题演讲,我们的课题组《关于小额诉讼程序的调研报告——以Y市Z法院小额诉讼程序审判实践为调研样本》,作为少有的基层法院能在国字号论坛上获奖并发言,让我们三名成员份感意外。除我们课题组成员外,演讲的或是在读博士、博士后,或是大学副教授,聆听获奖者的主题报告,通过了解和学习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主要内容,真是拓宽思路,增长见识。参加这次会议的最大收获就是能与平日只能在书本、杂志或电视里才能见到的学者、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聆听与谈人的点评,他们的点评精彩又中肯,从选题、立意到章节安排、语言表达,从每篇文章的点评到论题的延伸和探讨,对论文写作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

此次北京之行,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支点,让我们以后走的更稳更踏实;获奖是幸运的,就像《阿甘正传》开场一条洁白的羽毛从天而降,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像阿甘有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继续前行。

研讨会结束时,暮色已浓,繁星未启。湛蓝的天空已然渐暗,一朵云远远的飘来能看见光线或明或暗微弱的变化,太阳再往西一点点,就能感觉到黑夜迫不及待的脚步。北京昼时很短,这短暂的一天光阴对我来说却意义深远。走出大门,回头仰望了这栋令人向往又肃穆的大楼,心里默默和它挥手告别,再见。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里没有金柳和波光,没有柳荫,也没有青荇,只有寻梦的长蒿,我想说,重重地我走了,不像我轻轻地来,我没有挥一挥衣袖,是要带走所有的收获和无限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