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雷霆2025丨三“顾”电表显端倪 持续蹲守促履行
被执行人踪迹难寻,执行现场“人去楼空”?近日,由院领导带队,秭归法院执行干警远赴异地,联合公安机关、供电部门及当地法院,成功执结一起拖欠本地橙企货款的案件,有力维护了胜诉企业的合法权益。
联动协助:破解难题寻踪迹
在申请执行人某橙企与被执行人杨某的货款纠纷案中,被执行人杨某长期失联。鉴于杨某工作流动性强,经公安部门协查,确认杨某在咸宁市某县有一处住所。
执行干警迅速出动,于6月17日抵达该县。当晚,执行干警两度前往杨某住所敲门,均无人应答。
通过持续微信联系,终于得到回复:杨某声称人在江西,并提供一个距其家五六百公里的地址信息。执行干警要求其微信共享实时位置,杨某则借口不会,百般推诿。
峰回路转:细节之中觅线索
次日上午8时许,执行干警再度前往探查,发现电表较前一日读数已跳动了十几度,但敲门依然无人应声,电话也无法接通。综合现场情况,执行干警决定转往其户籍地寻找。
然而,执行干警结合电表异常跳动的细节,心中疑窦丛生,经讨论后果断折返。决定立即协调当地供电部门,查询该住所近期用电情况。根据反馈的数据,该住所近半月内有数日用电量较高,且户名就是杨某,执行干警断定杨某就在住所附近藏匿,而非长期外出或在户籍地。
案结事了:司法为民见实效
基于上述研判,执行干警一方面严密蹲守,另一方面委托当地法院用本地号码再次致电杨某,向其清晰释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法律后果及可能采取的强制措施。同时,执行干警将蹲守其家门口的现场照片发给杨某,表明执行决心。
迫于执行压力和法律威慑,杨某态度发生转变,表示将积极筹措款项履行义务。当天足额支付了拖欠的货款,该案得以圆满执结。
执行路上没有捷径,依靠的是对司法为民初心的坚守、对线索抽丝剥茧的研判以及在严格依法执行中传递司法温度的耐心沟通。秭归法院将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强化联动协作,用足用好执行措施,以“荆楚雷霆”之势攻坚克难,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