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鼓一响 法治夜校开讲了
“洪庭长,村民提前来了,堂鼓手也准备就绪,不用等到六点,现在就可以开始。”5月8日,响水洞村秦书记的电话,让当天的法治夜校“沐光开讲”。
法治夜校 以案普法
原本六点钟开始的法治夜校,现在提前了近两个时。把巡回审判的物件搬上警车后,九畹溪人民法庭全体干警,就从集镇赶往响水洞村。
“保安师傅负责挂横幅……”,“语言必须通俗,不能晦涩难懂……”
一程山路,一程言语,一刻时间,到达响水洞村委会。“听到堂鼓声,附近村民就提前过来了。”跟秦书记沟通后,法庭干警就各司其职,迅速布置现场。
“山水之间一杆秤,星看准,砣看人,秤得人间烟火事,平和四季满园春……”下午四点半,在村民的掌声中,堂鼓表演开始了。
堂鼓结束后,九畹溪人民法庭庭长切入正题:“堂鼓一响,夜校开讲。各位村民,堂鼓法治夜校今天在此巡回审判……”围绕具体的案例,结合发送的宣传手册,九畹溪人民法庭当天重点讲解了民间借贷相关法律知识。
一个小时的课堂,生动而有趣。结束时,太阳还未下山,村民边讨论,边回家做饭。村委会从热闹变得宁静。
能动司法 以文化人
杨林堂鼓,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推进诉源治理过程中,九畹溪人民法庭立足辖区人文环境实际,发挥司法职能优势,坚持能动司法,将堂鼓文化与法治文化有机融合,创新打造堂鼓法治夜校。
在堂鼓表演的唱词中,根据场景编入典型案例,融入非诉讼纠纷解决指引,宣传无讼理念、和合文化。
在法治夜校课堂中,则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以案说法、释法说理,提升群众学法用法、遵法守法意识。
同时,九畹溪人民法庭坚持走出去办案,以“小案大理·身边的民法典”巡回审判为抓手,将法庭“搬”到人民群众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实现“送法上门”“送法到家”,浓厚法治文化。
2022年以来,九畹溪人民法庭共计开展巡回审判300余场次,参与旁听群众近五千人。
抓实前端 以“创”促治
堂鼓法治夜校,是九畹溪人民法庭“抓前端、治未病”的举措之一。
基层自治组织,是前沿的战斗堡垒。堡垒强,则纠纷化解能力强,诉讼增量就少。反之亦然。
九畹溪人民法庭注重发挥基层组织的自治功能,与地方党委政府协调开展“无讼乡村”创建、“村居法治带头人”“村居学法用法示范户”评选,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基层自治内生动力,指导参与调解工作,提升基层自治组织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2023年,九畹溪人民法庭新收民商事案件同比下降30%。2024年一季度,辖区“无讼乡村”数量,已经达到50%,诉讼“全面开花”的局面得到扭转。
同时,九畹溪人民法庭推动党委政府将万人成讼率纳入对乡村平安建设考核指标,通过抓基层自治“关键的少数”,压实基层自治组织调解责任,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