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丨签合同前要注意, 即使是自家娃也不例外!
近日,秭归县人民法院民事庭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被告的父母签署了担保合同,成为了连带责任保证人,但他们“有话说”。
基本案情
张某(化名)曾向李某(化名)借款190多万元,偿还后,还有80多万元未还清。2024年5月,张某与李某签订《还款协议书》,约定张某于2024年6月8日前偿还借款,张某父母用本人及家庭房产、车辆,以及其他所有财产为张某的债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还款协议签订后,张某及其父母迟迟不偿还借款,李某遂诉至法院。同时,李某一并申请了诉前财产保全,请求冻结张某及其父母的银行存款,或者查封、扣押、冻结价值相当的其他财产。
庭审中,张某父母辩称,他们是在半夜被张某叫醒,迷迷糊糊地签了字,并不清楚还款协议上的具体内容,为张某的债务提供担保不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不承担保证责任。
法院审理
承办法官在了解、梳理案情后,经征求各方的同意开展了调解工作。调解过程中,法官向当事人释法明理,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为自己的法律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张某父母并没有在被胁迫、欺诈等合同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下签署合同,因为自己没有尽到审慎注意义务而轻易在合同上签字,不能免除自身责任。最后在法官的努力下,各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其中张某父母对张某的债务依旧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法官说法
子女欠债,父母究竟有没有偿还责任呢?
这个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如果子女属于未成年人,则父母作为其监护人对其欠下的债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2.如果子女是成年人,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则其欠下的债务应当由其个人承担偿还责任。
3.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子女与父母共同劳动生活,子女的收入、财产与父母家庭共有,子女亦是为家庭欠债的,父母有偿付义务。
4.子女与父母一起生产经营,父母、子女的收入均为家庭共有,父母有为子女还款的代偿义务。
5.父母继承子女财产的,在所继承的财产范围内,有清偿子女债务的义务,但是清偿债务应以子女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
6.父母为子女的债务做担保的,子女债务到期不履行时,父母应在担保责任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合同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签订合同来约束合同双方,但由此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看合同内容就签上自己的名字,导致后面发生纠纷时追悔莫及,但也于事无补。
在此提醒大家签署合同时一定要“看清楚”“想明白”。合同内容要咬文嚼字,仔细审查,尽量避坑;自身情况要“心知肚明”,清楚自己签署的原因以及是否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从而应对可能的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