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法庭丨守护日记:土地上的人
峡江的山水,酝酿成文人笔下的锦绣文章,
江岸的嘉树,绿叶素荣造就勃勃生机,
土地上的人,岁岁年年,不失本心!
时间:2024年7月2日20:00
地点:彭家坡村
天气:晴
绿树阴浓夏日长,山间处处夏橙香。近日秭归法院归州人民法庭工作人员成功处理了一起因夏橙买卖引发的纠纷案件。思绪飘荡,脑子里挥之不去的是被告晒得黝黑的背,是原告脚下那双崭新的解放鞋……
起因:一次买卖引纷争
原告是外地的客商,被告是当地的橙农。在收购夏橙的过程中,现场选果时客商与橙农对脐橙的规格和质量存在争议,僵持不下,买卖因此不了了之。客商情急之下一纸诉状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赔偿违约损失。承办法官经过沟通发现双方对于这笔买卖都存在误会,为避免造成“双输”的局面,我们第一时间跟当地治调主任联系,希望双方能坐在一起把矛盾说开,尽量促成调解。
经过:围坐院落诉衷肠
傍晚,没有热辣的日光,正是劳作的黄金时间。我们顺着轨道车车轨在陡峭的橙林中跋涉,抵达被告家时,夜色已慢慢摊开,被告从田间劳作回家,他黝黑的背上背篓留下的勒痕清晰可见。
大家在院坝围坐一圈,一场“家门口”的调解正式开始了。
“我之前跟被告在微信里说的好好的,结果被告说话不算话,导致货没有收满,我受到的损失被告必须赔偿。”客商愤愤不平地说。“现场客商选果跟微信上约定的果子标准不一致,才造成现在的局面。我若不是诚心出卖,也不会提前几天雇请采果队,要知道橙子卖不出去,采果队的工资和生活费还得照付,我也吃亏啊……”橙农也不服气地抱怨道。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局面再次陷入僵局。与二人对接的柑橘代办,听完二人陈述的争议后,埋下头,深叹一口气。
结果:调解先行促双赢
为了更好地化解纠纷,承办法官决定开展“背对背调解”。
“老张,橙子卖的咋样了?你们当时关于选果质量标准是怎么约定的?……虽说是因选果质量问题产生了争议。你自己也有损失,但毕竟你是违约方,法律上讲了违约一方应赔偿损失!”治调主任在屋内劝导橙农。
“你们从重庆过来收橙子,我们本地橙农也很感激你们,秭归脐橙因有你们客商才能享誉全国,来时我们也看见了,山区的橙农种植脐橙也不容易,都是挣的辛苦钱。你们未签订买卖合同,对果品标准约定不明确造成了损失,双方都难辞其咎。”承办法官则在屋外做客商的调解工作
天越来越黑,调解工作却越来越明朗,从“相看两厌”到“笑谈行情”,从对违约金争执不下到现场履行,一起因脐橙买卖引发的纠纷,在承办法官与治调主任与联合调解下,原被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并现场履行完毕,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夜色渐深,不觉已十点,大家打开手电筒准备下山时,橙农却从屋里拿出一双崭新的解放鞋递给客商,我们都不知所以,橙农却笑着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看她穿高跟鞋走山路,这大晚上的很不安全,穿解放鞋更方便些!”待客商欣然接过换好后,我们便一路摸索着下山。回去的路上,我想着那一双新的解放鞋,看着江岸橘树的倒影,抚着江上清风,感受天地给这方土地上的人的馈赠,我更加坚定了脚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