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队伍教育整顿·办实事 | 为民办实事,法院在行动!

时间: 2021-03-30 09:14 来源: 秭归县人民法院


秭归法院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队伍教育整顿始终,开展一系列专题活动,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确保教育整顿让人民群众欢迎、请人民群众参与、受人民群众监督、由人民群众评判,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植司法为民情怀,解职工医保难题

3月2日,秭归法院接到秭归帝元食品罐头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管理人的来电,反映该公司有2名员工的住院医疗费用无法正常报销,经了解,该公司因资金缺口大、资产变现难等原因,职工2020年1月以前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共计47万余元没有及时上缴至县税务局,导致上述2名职工的医疗费无法正常报销。疾病缠身加上高额医疗费的压力,员工情绪激动,数次上访,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次日,秭归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彭少玲带领破产重整案件审理专班第一时间深入该公司,经细致调查事件的来龙去脉后,及时联系了县税务局、县医保局相关工作人员,就该公司员工的医疗保险报销问题进行协商沟通。在协调过程中,秭归法院倡导相关单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保障民生权益放在首位,从中找到问题的最优解决办法。最终专班承诺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对该公司前期尚欠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在破产程序终结时予以处理,以确保医保局能够在该公司破产重整期间,对员工医疗费用按照医疗保险政策及时报销。

3月5日,该公司2名员工因病住院而拖欠一年之久的20000余元报销费用得以及时兑现,且该公司所有员工的医保报销也将进入常态化。医保报销问题的圆满解决让公司员工工作和生活都得以“安心”。

1.jpg


2.jpg

两笔报销费用合计两万余元到账

自觉补位速执行,帮助母子渡难关

“感谢法院干警的辛苦工作,我没想到早晨来法院,当天就拿到了孩子的抚养费”,申请人邓某某在拿到了一万元抚养费,解决了家庭的燃眉之急后激动地说。

3.jpg

邓某某领取抚养费

原来,邓某某与谭某某于2016年结婚并育有一女。2018年,二人离婚时签订了离婚协议,协议约定女儿归母亲邓某某抚养,父亲谭某某每月支付抚养费1000元。但离婚后,谭某某不仅逃避支付抚养费的义务,还玩起了“失踪”。由于女儿不到一岁,需要随时照顾,邓某某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前夫谭某某拒不支付抚养费让母子俩的生活举步维艰。3月25日,邓某某从巴东县某村来到秭归法院,向执行干警申请强制执行,但是,案件原承办法官因工作调动已不在本院,执行干警王威收到邓某某求助后,及时补位,主动将这起案件揽了下来。当前正值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时期,法警队王威只好利用自己的午休时间,前往九里找到了当事人谭某某并将其带回法院。

起初,谭某某不愿面对失败的婚姻,也不愿承担女儿的抚养义务,态度非常强硬,情绪也比较激动。在执行干警严肃告知其拒不履行抚养义务的行为将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后,谭某某逐渐冷静了下来,表示自己只是因离婚导致愤懑,并非刻意逃避法律义务。随后,执行干警耐心地与其交心谈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谭某某从内心意识到了虽然婚姻关系不再,但子女永远是自己的骨肉,作为一名父亲应当肩负起做父亲的责任。当晚,谭某某将所欠的1万元抚养费尽数筹齐,母子俩的燃眉之急得到了解决。

邓某某向干警表示感谢

午间开庭平衡“工学矛盾”

2021年3月24日中午12时30分,正值安静的午休时间,秭归法院家事审判庭却一点也不“安静”,上午的集中学习刚结束,家事审判合议庭负责人石达钰同志顾不上休息,草草吃过午饭后又投入了工作。一对夫妻因生活琐事要求离婚,在庭上争执不休,情绪十分激动,承办法官石达钰同志寓法律于情理之中,与双方当事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释法析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双方握手言和,成功挽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4.jpg

石达钰利用午休调解案件

事实上,这并不是家事庭的第一次“午间庭审”,从3月22日开始,为解决“工学矛盾”,不耽误当事人的时间,秭归法院家事庭接连数天都利用了午休时间进行开庭,为当事人及时解决矛盾纠纷。3天的时间里,石达钰同志利用午休时间一共办理了3起离婚纠纷案件。

5.jpg

“午间庭审”进行时

在队伍教育整顿期间,秭归法院在学习与自查的同时,让学习教育与审判工作、执行工作相结合,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持续强化为民司法意识,从办好每一件案件做起,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检验政法教育整顿成效,彰显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宗旨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