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出圈!
近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2022年全省中基层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考核情况进行了通报,全省共有13家中基层法院受到通报表扬,其中秭归法院以全省第四名的成绩赫然在列。
2022年,秭归法院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聚焦企业重整信用修复需要着力破解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全力推进改革攻坚,所申报的“健全企业重整期间信用修复机制”改革被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命名为先行区,并予以通报表扬。
(一)一键启动,让办事更高效。破产重整期间,企业只需向法院提出申请,便可启动信用修复程序,无需跑其他部门、无需分别提交申请。根据企业申请,法院在审查后制作信用修复建议书,送达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信用修复工作。秭归县先行试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居中调度。对于需要综合协调、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由领导小组一事一议。统一的窗口,切实减轻了重整企业的工作负担;健全的机制,切实提高了各部门工作效率。
(二)提前介入,让修复来得及。按照秭归县改革试点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各成员单位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理念,勇于突破工作中的条条框框,打破既有藩篱,推动信用修复提速增效。2018年,秭归法院在办理破产重整案件中开始探索企业信用修复办法,通过司法建议的方式启动和主导修复程序,充分利用府院联动机制,制定举措逐步修复重整企业的工商、税务、金融、司法信用,建立和积累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经验。秭归县相关职能部门在破产重整案件中主动提前介入,参与对破产重整企业的信用观察,指导管理人提前采取信用修复措施,法院批准企业重整计划后,按照程序迅速审查和修复企业信用,让重整企业尽快恢复活力。
(三)聚焦民生,让企业稳得住。积极探索将社保信用修复纳入修复工作范畴,在保障职工民生的同时,为企业重整稳定军心,防范企业破产风险外溢。在试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社保部门探索制定出“线下操作,减一补一”的社保信用修复方案,有效解决现有社保政策和系统存在的操作障碍,在重整企业社保费用暂时欠缴的情况下,保障重整期间企业职工社保待遇不受影响。3家企业的社保信用得到有效修复,1000余名职工的权益得到保障,重整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效率显著提高,创造收益数千万元,实现企业和职工“双赢”。
(四)把握关键,让修复有效益。把握信用修复的轻重缓急,始终把工商信用修复、税务信用修复摆在最关键和最紧迫的位置,围绕重整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案一策,深入高效开展各项修复工作,保障企业破产不停产、重整不停产,能够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产生一定效益。在开展信用修复企业中,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匡通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22933.87万元,入库税收1087.7万元,支付504人工资4910.43万元,缴纳社保2446.59万元,实现利润3358.16万元。帝元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12381.9万元,入库税收133.4万元,支付175人工资1277万元,缴纳社保125.3万元,实现利润610.2万元。
2023年,秭归法院将更加珍惜荣誉、发扬成绩,始终把“有利于企业生存、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文明进步”作为检验办案成效的重要标准,切实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落到实处,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更大司法贡献。